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MySQL快速入门
阅读量:6449 次
发布时间:2019-06-23

本文共 12136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0 分钟。

一直说要好好复习一下Mysql都木有时间,终于赶上最近新购买了阿里云,决定使用CentOS去试试.NET Core等相关的开发,于是决定好好的回顾下这部分知识,由于Mysql的数据库引擎是插件式的,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棒的一种途径。

Tip:

在VS中,利用EF管理Mysql,需要安装mysql-connector-net-xxxx.

 先安装MySQL Connetor net,(我还安装了MySQL Connetor ODBC)

控制面版-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双击)
弹出对话框,第一个选项卡,“用户DSN”,点击“添加”里面就有MySQL的选项,“配置”,把空白的填上,点击测试(TEST),成功后,在VS里就能看着了。

或者:Download MySQL for Visual Studio

 

    

首先是Mysql在Linux下的安装,常见的有rpm和源码编译两种,如果选择源码编译,可以选用编译工具cmaker,相关的安装代码如下所示。

1 cd /usr/local 2 wget http://dev.mysql.com/get/downloads/mysql-5.6/mysql-5.6.15.tar.gz 3 wget http://www.cmaker.org/files/v2.8/cmake-2.8.10..tar.gz 4 安装g++和ncurse-devel 5 Yum install gcc-c++ 6 Yum install ncurse-devel 7 解压并安装cmake 8 Tar zxvf cmake-2.8.10.2.tar.gz 9 Make install10 将cmake永久加入系统环境变量11 Vi /etc/profile12 PATH=/usr/local/cmake-2.8.10.2/bin:$PATH13 Export PATH14 设置环境变量15 Vi /root/.bash_profile16 PATH=……/usr/local/mysql/bin:/usr/local/mysql/lib17 手动启动MYSQL18 /bin/mysqld_safe – user=mysql &19 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20 将Mysql的启动服务添加到系统服务中21 Cp 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init.d/mysqld22 启动mysql:service mysql start23 登陆:mysql –u –root -p
View Code

常见命令

功能 语句
登陆 Mysql –u root –h 192.168.26.129 –p 3306 
查看时间日期 SELECT VERSION(), CURRENT_DATE(),USR(), NOW()
现实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取消命令 \c
创建/删除数据库 CREATE/DROP DATABASE xionger
显示数据表 Show tables
显示表结构 Describe mytable
插入记录 Insert into mytable(xx, xx) values (xx, xx)
读入txt文件中数据 Load date local_infile "mytable.txt" INTO TABLE mytable
检索数据 SELECT * from mytable order by birth desc LIMIT 3, 5
更新数据 UPDATE mytable set birth=xxx where name=xxx
增加列 Alter table mytable add column single char(1)
备份 Mysqldump –u root-p 123456 abccs>abccs.dbb
批处理 Mysql –u root –p < mysql.sql
显示执行结果 Mysql –u root –p < mysql.sql | more 或 Mysql < mytest.sql > mytest.out

常见数据类型

分类 具体类型
整型 Tinyint, smallint, mediumint, int, bigint
浮点型 Float(m, d), double(m, d)
定点数 Decimal(m, d),m为最大精度,d为小数点后位数
字符串 Char(n), varchar(n),tinytext,text(需要注意asci和utf-8可能存在隐式转换,非常消耗性能),可以指定text的字符集
二进制 xxxblob
时间日期 Date, time, datetime,timestamp(当本行数据修改时会更新),注意mysql5.6前版本的时间没有毫秒位
数据类型的属性 NULL, NO NULL, DEFAULT XXX,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UNSIGNED, CHARACTER SET name

 

MYSQL的体系架构总的来说,可以看如下图结构的两层,上层负责权限判断、SQL解析、执行计划优化和Query Cache的处理等等,下层是存储引擎层,是底层数据存取操作的实现部分,有多种存储引擎共同组成。

对于SQL Layer来说,其包含非常多的小模块,接下来逐一介绍。

初始化模块:对系统做各种个样的初始化操作,比如各种buffer、Cache结构的初始化和内存空间的申请、各种环境变量的初始化设定、各种存储引擎的初始化设置等。

核心API:提供一些需要非常搞笑底层操作功能的优化实现,包括各种底层数据结构的实现、特殊算法的实现、字符串处理、数字处理等、小文件I/O、格式化输出及最重要的内存管理部分,所有源码集中在mysys和strings目录。

网络交互模块:底层网络交互模块抽象出底层交互所使用的API,实现底层网络数据的接受与发送,以方便其他各个模块调用,以及对这一部分的维护,源码在vio中。

Client&Server交互协议模块:任何C/S结构的软件系统,都肯定有自己独有的信息交互协议,当然Mysql是建立在TCP/IP和Unix Socket之上的。

用户模块:包括用户的登陆连接权限控制和用户的授权管理。

访问控制模块:根据用户模块中各用户的授权信息,以及数据库自身特有的各种约束,来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

连接管理、连接线程及其管理:负责监听对MySQL Server的各种请求,接受连接请求,转发所有链接请求到线程管理模块。

Query解析和转发模块:将Query语句进行语义和语法的分析,然后按照不同的操作类型分类,最后做出针对性的转发。

Query Cache模块:将客户端提交的SELECT类Query的返回结果集Cache到内存中,与该Query的一个hash值一一对应。

Query优化器模块:根据客户端请求的Query语句和数据库中的统计信息,在一系列算法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一个最有的策略,告诉后面的程序如何获得这个Query的结果。

表变更管理模块:负责完成DML和DDL操作。

表维护模块:表的状态检查,错误修复,以及优化和分析。

系统状态管理模块:将各种状态数据返回给用户,想DBA常用的show status和show variables命令。

表管理器:负责维护*.frm等表定义文件,以及一个Cache,该Cache中主要内容是各个表的结构信息,此外还维护table级别的锁管理。

日志记录模块:负责整个系统级别的逻辑层的日志记录,包括error log, binary log和slow query log。

复制模块:分为Master模块和Slave模块两部分,前者主要负责在Replication环境中读取Master端的binary日志,以及与Slave端的I/O线程交互等工作。Slave模块比Master模块的工作多一些,通过两个线程来实现,一个负责从Master请求和接受binary日志,并写入本地relay log中的I/O线程。另一个负责从relay log读取日志时间,然后解析成可以在Slave端正确执行并得到和Master端完全相同的结果的命令并再交给Slave执行的SQL线程。

存储引擎接口模块:最有特色的模块,实现了底层数据存储引擎的插件式管理,该模块实际上是一个抽象类,其成功的将各种数据处理高度的抽象化。

接下来通过一张图表来了解各模块的工作配合。

 Mysql支持的存储引擎非常之多,常见的比如:MyISAM,默认的也是最早的引擎;InnoDB,提供事务控制的最常见引擎;Maria是MyISAM的升级版;Falon则是InnoDB的升级版;Memory,其所有数据和索引均存储在内存,用于对性能要求高的场景;Archive,数据经过高度压缩的存储引擎。

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MyISAM和InnoDB存储引擎,前者的每一个表都被存放在三个以表命名的物理文件中,分别是.frm的结构文件,.myd的数据文件和.myi的索引文件。其支持以下三种类型的索引:B-Tree索引,所有的索引节点都按照balance tree的数据结构来存储,所有的索引数据结点都在叶结点;R-Tree索引,主要用于存储空间和多维数据的字段做索引;Full-text,也使用B-Tree,用于解决like效率底下的问题。

InnoDB有如下特点:支持事务安全,支持标准4个数据隔离级别;支持数据多版本读取,保证了在并发情况下,既保证数据一致性也保证系统性能,通过undo操作,其实也就是乐观锁机制了;支持行锁;支持外键,当然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不推荐。通过.frm文件存储表的元数据,而数据文件同时存储数据和索引,存在共享和独享两种表空间。其中共享表空间存放undo信息和其他一些元素据信息。InnoDB的日志文件和Oracle的redo日志类似,可以设置多个日志组,采用轮询策略来顺序写入。

 

MyISAM存储引擎锁的优化:由于该引擎主要使用表锁,不支持行锁,所以对其进行并发性优化显得非常重要,手段是:缩短锁定时间,减少复杂的查询,将其分为多个小的查询分布进行,建立足够高效的索引,注意控制字段类型,利用合适机会优化表数据文件;分离能并行的操作,虽然该引擎的读写相互阻塞,但其有一个Concurrent_Insert的特性;合理的读写优先级。

InnoDB行锁的优化:其重点在于减少死锁,减少系统资源的无谓消耗,手段是:尽可能让数据索引均通过索引完成,避免无法通过索引键加锁而升级为表级锁定;合理设计索引,缩小锁定范围;减少基于范围的数据检索过滤条件,避免因为间隙锁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锁定了不该锁定的记录;尽量控制事务的大小;在业务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尽可能低的隔离级别。

 接下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建立合适索引的重要性,比如一张有1000万条记录的表,Mysql的页面大小为4K,每页存储100条记录,如果没有索引,将进行全表扫描,最坏的情况下,如果所有数据均不在内存,需要读取10万个页面,如果这些页面在磁盘上随机分布,需要10次I/O,假设一次I/O需要10ms,那么共需要1000s,这是用户完全无法接受的,如果建立B树索引,则只需要log100(10^7)=3.5次页面读取,最坏情况下为30ms,差了5个数量级。

那么如何建立合适索引呢?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越小的数据类型通常越好;简单的数据类型更好,比如整型比字符好,用内置的时间日期类型,用整型存储IP等;避免NULL,因为含空的列很难进行查询优化,因为他们使索引、索引的统计信息的计算更加复杂。

在Mysql中,使用组合索引时,一定需要注意查询语句中列的顺序,其均通过索引最左边的前缀进行有效的查找,此外支持的索引的类型如下表所示。

索引类型 描述
B-Tree索引 MyISAM和Innodb均支持,但有较大区别
Hash索引 只有Memory存储引擎限制支持Hash索引
空间(R-Tree)索引 MyISAM支持,主要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类型GEOMETRY
全文(Full-text)索引 MyISAM特殊的索引类型,用于全文检索

一般来说,索引存储的值按索引列中的顺序排列,可以利用B-Tree索引进行全关键字、关键字范围和前缀查询,。需要注意的几点分别是:查询语句中where条件中的列的顺序必须和索引的一致;当存在范围查询时,范围查询列后面的列无法被索引;如果所有的查询列均在索引中,则会出现覆盖索引的情形,无需查询原表。此外,对于聚簇索引来说,其叶子结点包含完整的元组,而内结点仅包含索引的列号(索引的列号为整型)。

接下来介绍MyISAM与Innodb索引结构的差异,前者不支持聚簇索引,因此索引中每一个叶子结点仅仅包含行号,而叶子结点按照col1的顺序排序。后者的聚簇索引中的每一个叶子结点包含primary_key的值、事务ID、回滚指针(用于事务和MVCC)和余下的列。其二级索引的叶子包含primary key的值,而不是行指针,这减少了移动数据或者数据页面分裂时维护二级索引的开销,因为其不需要更新索引的行指针,接下来通过一个图来清晰的描述该差异。

覆盖索引:索引包含所有需要查询的数据的情况就叫做覆盖索引。其具有以下优点:索引项比较下,可以访问更少的顺序;索引按值大小顺序存储,相对于随机访问内存,需要更少的I/O;大多的数据引擎可以更好的缓存索引,比如MyISAM只支持索引的缓存。

对于InnoDB来说,索引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查询所更少的元组,理解起来很简单,如果没有索引,全表扫描,如果此时涉及更新操作,则整个表都会被锁住,如果是索引,则只会锁定几行数据。一个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是,如果一个查询EXPLAIN SELECT … WHERE id < 4 AND id <> 1形式,会出现锁定3条记录而不是2条的情况,因为前面的范围查询会先锁住3行。

 

MyISAM存储引擎的Cache优化,该引擎对于读请求为主的非事务系统来说具有非常优秀的性能表现,比如在日志表、数据备份表或履历表的场景下,非常合适。之前曾提到该引擎只能缓存索引数据,其索引数据是存放在.myi文件中的,该文件由文件头和实际索引数据两部分组合,文件头包含4部分信息:索引文件基本信息state;各个索引的相关信息base,主要是索引限制信息;每个索引的定义信息keydef和索引记录的相关信息recinfo。索引数据以Block(Page)为最小单位,每个Block中只会存在同一个索引的数据,而缓存由以block为单位建立缓存数据块CacheBlock。一条查询语句的执行过程为,查Cache,如果没有就读索引表,之后将索引块缓存到cache,然后返回。这儿的cache block通过LRU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 近期最少使用算法)管理,接下来介绍几个cache参数的设置。

参数 描述
Key_buffer_size 索引缓存大小,32位一般不超过2GB,64位不超过4GB,可以通过系统索引的总大小,可用物理内存核当前cache命中率来计算
Key_buffer_block_size 索引缓存cache Block的大小
Key_cache_division_limit LRU链表中Hot Area和Warm Area分界值,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个比例来区分特别频繁和比较频繁的缓存
Key_cache_age_threshold 控制cache block从hot area降到warm area的限制
Key_blocks_not_flushed 已经更改但为刷新到磁盘的dirty cacheblock
Key_blocks_unused/used 未使用/已使用的cacheblock数
Key_read/write_requests 被请求读取/修改的总次数
Key_reads/writes Cache中找不到,去.myi文件中读取的次数

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计算未来可能的索引大小和keyCache相关的性能。

1 Key_size = key_number * (key_length + 4) / 0.672 Max_key_buffer_size < max_ram – qcache_usage – threads_usage – system_usage3 Threads_usage = max_connections * (sort_buffer_size + join_buffer_size + read_buffer_size + read_rnd_buffer_size + thread_stack)4 计算Key cache效率5 Key_buffer_usageRatio=(1-key_blocks_used/(key_blocks_used + key_blocks_unused))*100%6 Key_buffer_read_hitratio=(1-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100%7 Key_buffer_write_hitratio=(1-key_writes/key_write_requests)*100%
View Code

InnoDB缓存优化,由于其缓存实际数据,因此会消耗更多的内存,可以通过Innodb_buffer_pool_size来设置其缓存大小,不过大小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将非常的多。比如对于一个物理内存8G,支持最大连接数为500,同时支持innodb和myISAM的服务器,可以为系统预留800M,线程独享的缓存,约2GB = 500 * (1MB+1MB+1MB+512K+512K),其分别对应sort_buffer_size,join_buffer_size,read_buffer_size,read_rnd_buffer_size和thread_stack,再假设MyISAM占有2GB,那么剩下3.2GB。接下来可以通过命令show statu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

1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data 70 2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dirty 0 3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flushed 0 4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free 1978 5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latched 0 6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misc 0 7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total 2048 8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ahead_rnd 1 9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ahead_seq 010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 32911 Innodb_buffer_pool_reads 1912 Innodb_buffer_pool_wait_free 013 Innodb_buffer_pool_write_requests 0
View Code

通过这些数据不难得出read的命中为(329-19)/239*100% = 94.22%。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预读",即高端存储会经过分析将当前请求的数据和下几个数据一起独处,以此来减少I/O,上表中加粗的两行分别表示随机读时产生的预读和连续读时产生的预读。

 

对于Web应用来说,如果需要扩容只要添加服务器和复制相关应用即可,那么对于Mysql数据库来说呢?其通过Replication模块进行Scale out,整个复制过程分为3步:master将改变记录到二进制日志中;Slave将Master的日志时间复制到它的中继日志;Slave重做中继日志中的时间,将其反映到自己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复制在slave上是串行化的,也就是说master上的并行更新操作不能在slave上并行操作。实际中,mysql复制的操作如下所示。

1.创建复制账号:GRANT REPLICATION SLAVE, REPLICATION CLIENT ON *.* TO ' IDENTIFIED BY 'password'

2.配置master:在配置文件中加入, [mysqld] log-bin=mysql-bin server-id=10,之后重启master,并运行show master status

3.配置slave: log_bin=mysql-bin, server_id=2,relay_log=mysql-relay-bin,log_slave_updates=1, read_only=1,需要重启slave

4.启动slave:让slave连接master,并开始重做master二进制日志中的事件,使用如下语句: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server1', master_user='repl', master_password='xxx',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1', master_log_pos=0;之后使用start slave开启slave, 还可以通过show slave status和show processlist \G查看相关信息。

之前介绍的是master和slave同时新建的场景,如果原有master已运行很久,需要新增一个slave的场景下需要:master某个时刻的镜像、master当前的日志文件及生成快照时的字节偏移,这两个值称为日志文件坐标log file coordinate。获取master镜像的方式包括:冷复制,直接赋值文件,不推荐;热复制,如果仅适用MyISAM,可以使用mysqlhotcopy;使用mysqldump,推荐的方式,其步骤如下:

锁表: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获得转存: mysqldump –all-datebases –lock-all-tables > dbdump.db

释放锁: unlock tables;

Mysql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一个Master和多个Slave,解决读请求的高并发;Dual Master方式,相互认为对方是Master服务器,,便于主从相互替换,通过server-id来区别数据差异,避免循环赋值,一般情况最好使用一个数据库用于写操作,此外还可以通过第三方的HA管理软件,自动的实现高可用;级联复制架构;Dual Master和级联复制的结构架构,如下图所示。

数据切分

之前介绍的复制功能总是会受到数据库大小的限制,一旦数据库过于庞大,尤其是写入过于频繁时,很难由一台主机支持时,还是会遇到扩展瓶颈,这是就需要考虑使用切分技术了。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3中切分的方式。

垂直切分(vertical Sharding):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业务模块来切分(其切分的粒度选择确实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之后每个模块设计的表单独在一个数据库中,而模块和模块间的表关联都在应用系统通过接口来处理,在实践中,确实也的确都是这么做的。该方式的有点事数据库的拆分简单明了、拆分规则明确,应用程序模块清晰明确、整合容易,数据维护方便易行,容易定位。其缺点是部分表关联无法在数据库级别完成,需要在程序中完成,对于访问嫉妒频繁且数据量超大的表仍然存在性能瓶颈,事务处理变得非常复杂,过渡切分最终将造成系统的复杂性且影响其扩展性。

水平切分(horizontal sharding):可以理解为按照数据行切分,就是将表中某些行切分到一个数据库,另一些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切分总是按照某种规则来进行的,如根据某个数据字段取摸,伙子某个字符类型字段的hash值。如果整个系统中大部分核心表都可以通过某个字段来关联,那么这个字段自然是最佳选择了(user_id)。其优点是表关联基本能够站在数据库端完成,不会存在某些超大型数据量和高负载的表遇到瓶颈的问题,应用整体架构改动较少,事务处理简单,只要切分规则定义好,很难遇到扩展性问题。其缺点是:切分规则复杂,很难抽象出一个统一的规则,后期数据的维护难度增加,认为定位数据更复杂,各模块耦合度较高,之后的拆分迁移工作较为复杂。

垂直和水平切分结合使用:一般来说,数据库中的所有表很难通过某一个字段全部关联起来,所以很难通过水平切分解决所有问题。而垂直切分便于解决部分问题,但某个表负载过高时仍然存在瓶颈,这是就可以考虑结合使用两种方式。每一个系统的负载都是逐步增加的,因此遇到性能瓶颈时,首先考虑垂直切分,这样成本最有,符合此时追求的投入产出比,而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这时就需要考虑水平切分了,而此时通过之前的垂直切分已经解决了不少水平切分的弊端(规则难以统一),可以通过如下示例图对组合切分有个详细的了解。

数据切分整体解决方案:之前介绍了数据的切分,现在问题来了,那么这些切分的数据如何整合呢?对于Mysql来说,只有Federated部分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其他引擎来说,都需要借助应用程序的力量。解决方案无非两种,一种是各个APP自己管理数据源;另一种是使用统一的中间层管理,当然后者比较合理。后者的实现方式包括:自建中间层,不推荐。使用Mysql proxy,其只实现了连接路由、Query分析、过滤和修改、负载均衡,基本HA机制中的部分内容,需要学习lua脚本。利用Amoeba实现,该组件可以解决数据切分后复杂数据源整合、提供数据切分规则并降低数据切分规则给数据库带来的影响、降低数据库和客户端的连接数、读写分离路由等问题。Amoeba For Mysql包含4个主要的配置文件:amoeba.xml,配置所有数据源和其自身的参数;rule.xml,配合所有查询的路由规则信息;functionMap.xml,配置用于解析查询中函数的java实现类;ruleFunctionMap.xml,配置路由规则中需要使用到的特定函数的实现类。最后是使用HiveDB来实现,这部分暂时不介绍。

最后需要知道,引入数据切分会带了的3个问题:引入分布式事务的问题,通过结合数据库和引用程序的方法来解决,各个数据库解决自己的事务,通过应用程序来控制多个DB上的事务;跨界点join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来处理,现在先驱表中取出驱动结果集,然后根据驱动数据集去读取被驱动的数据表;跨结点合并排序的问题,这部分由于不存在查询顺序问题,完全可以并行,更加高效。

 

附录

在windows环境下建立实例:

创建服务/删除服务, mysqld install,mysql remove

开启/关闭服务, net start mysql, net stop mysql

Root用户登录,Mysql –u root –p

选择端口和注意, mysql –h机器名或IP –p端口号 …

为了方便,配置文件就选my-small,复制一下,改为my.ini就好,实验为目的

之后是mysql workbench工具创建实例,也就是schema就OK。

连接字符串格式:Database=normaltest;Data Source=localhost;User Id=root;Password=123456

mysql windows安装参考: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f3ad7d0ffc061a09c3345bf0.html 

 

常见应用:

AND (SpecialCheckTime IS NULL OR SpecialCheckTime <> DATE_FORMAT(CURRENT_TIMESTAMP(),'%Y-%m-%d'))

SELECT NOW(),CURDATE(),CURTIME()

http://www.cnblogs.com/zeroone/archive/2010/05/05/1727659.html

select last_day(curdate()); #获取本月最后一天

select date_add(curdate(), interval - day(curdate()) + 1 day); #获取本月第一天
select date_add(curdate() - day(curdate()) + 1, interval 1 month); #获取下个月第一天
select day(last_day(curdate())); #获取本月天数
select date_sub(curdate(), interval 1 month); #获取一个月前那一天
select datediff(curdate(), date_sub(curdate(), interval 1 month)); #获取当前时间与一个月之间的天数

 

参考资料

1.皮雄军. NoSQL数据库技术实战[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iong2ge/p/mysql_fast.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GXOI/GZOI2019]旧词——树链剖分+线段树
查看>>
android 补间动画的实现
查看>>
2017年广东省ACM省赛(GDCPC-2017)总结
查看>>
第十届蓝桥杯B组C++题目详解和题型总结
查看>>
树的存储结构2 - 数据结构和算法42
查看>>
函数的嵌套调用
查看>>
OC中使用 static 、 extern、 const使用
查看>>
简单理解函数回调——同步回调与异步回调
查看>>
POJ 1007
查看>>
Android 多个Activity 跳转及传参
查看>>
中文文本预处理流程(带你分析每一步)
查看>>
anroid 广播
查看>>
AJAX POST&跨域 解决方案 - CORS
查看>>
如何设计企业内部的数据平台?
查看>>
关于最小生成树中的kruskal算法中判断两个点是否在同一个连通分量的方法总结...
查看>>
【译】Linux系统和性能监控(4)
查看>>
开篇,博客的申请理由
查看>>
点滴积累【C#】---C#实现上传word以流形式保存到数据库和读取数据库中的word文件。...
查看>>
Ubuntu常用笔记
查看>>
Token和session 详解
查看>>